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禮記甲下
Li Chi (a)(2)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黃啟書 
課號
CHIN2030 
課程識別碼
101 323A2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1,2(8:10~10:00) 
上課地點
普205 
備註
群組必修C五門必修習一門。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2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五經之中,禮學凡有《儀禮》、《周官》、《禮記》鼎立為三。《禮記》早期固以詮釋、補充《儀禮》(經)之記的角色存在。但因其內容兼攝禮文與禮意,復有多篇論述儒家思想精髓,堪稱古代禮學之總匯。故自隋唐以下,其重要性日增。朱熹甚而摘取〈學〉〈庸〉以成《四書》。足見無論研治三禮或儒學思想,《禮記》尤為重中之重。 

課程目標
今本《禮記》出於戴聖所選。各篇體例不一,篇目編次亦顯雜亂。本課程在前人所歸類分析的基礎上,就通論、佐經、廣禮、時政等數類,各選講2-4篇不等,在課程始終,則再加以綜述禮文禮意與禮學研究路徑等,以求貫通。既奠定同學閱讀禮學經典的基礎知識,進而引發同學對於禮學、禮俗與儒學思想之研究興趣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為全學年課程,而第二學期將有專題製作,請同學努力以赴。
※本學期授課教師需多次出國參與國際會議,相關課程調整方式將與選課同學商議後變更。特此致歉!※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葉國良等:《經學通論》(臺北:大安出版社,2005年)
孔穎達:《禮記正義》(阮刻十三經注疏本,臺北: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,1978年)
孫希旦,沈嘯寰、王星賢點校:《禮記集解》(臺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90年)  
參考書目
課程輔助用書:(請參閱各課程主題之教學網頁所示及各節講綱補充。)

賈公彥:《儀禮義疏》(阮刻十三經注疏本,臺北: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,1978年)
賈公彥:《周禮義疏》(阮刻十三經注疏本,臺北: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,1978年)
張爾岐:《儀禮鄭注句讀》(學海出版社,1997年)
胡培翬:《儀禮正義》(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3年)
孫詒讓:《周禮正義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87年)
王聘珍注,王文錦點校:《大戴禮記解詁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83年)
凌廷堪:《禮經釋例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02年)
鄭良樹、章景明等:《儀禮復原研究叢刊》(臺北:臺灣中華書局,1971年)
葉國良:《儀禮3D彩色動畫》(源於孔德成《儀禮士昏禮復原影片》,臺北:臺大中文系,1999年)
錢玄、錢興奇編著:《三禮辭典》(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年)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2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30% 
 
3. 
作業及期末報告 
5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以錄音輔助
作業繳交方式
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延後期末考試日期(時間)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0  禮學/禮俗之研究路徑與方法 
第2週
2/27  大同之治:〈禮運〉 
第3週
3/05  大同之治:〈禮運〉 
第4週
3/12  線上非同步教學
使民以時:〈月令〉 
第5週
3/19  禮樂之道:〈樂記〉 
第6週
3/26  禮樂之道:〈樂記〉 
第7週
4/02  期中考(提前。範圍縮小) 
第8週
4/09  原期中考週,改為授課模式。
佐經六義:〈昏義〉/《儀禮•士昏》 
第9週
4/16  佐經六義:〈昏義〉/《儀禮•士昏》 
第10週
4/23  線上非同步教學
使民以時:〈月令〉 
第11週
4/30  佐經六義:〈昏義〉/《儀禮•士昏》 
第12週
5/07  逸禮:〈奔喪〉 
第13週
5/14  逸禮:〈奔喪〉 
第14週
5/21  逸禮:〈奔喪〉 
第15週
5/28  期末報告 
第16週
6/4  期末考